城际网约车的发展

       城际网约车当前面临的局面,不是哪种运输方式竞争的结果,而是经济社会进步,国家实力增强,人民生活提高,各种运输方式重新分工定位的必然趋势。尽管如此,城际网约车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长距离、大批次、安全快速舒适的旅客运输,逐步让位于高铁和航空运输。而人民群众旅行旅游目的地,节假日返乡的家门,旅客换乘的运输衔接,城乡居民的短途出行等,才是道路客运真正的发展空间。其实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,近来58同城、携程等互联网企业纷纷瞄准城际拼车、中短途 定制出行 等领域, 说明了道路客运依然是可以深耕细作的广袤土壤。 所以江南出行坚信,经济越发达, 生活越幸福, 城乡出行率就越高,而每个人每一次出行的第 一步和最后一步,都离不开道路客运。

       据交通运输部综合方合规划司统计: 2018年第一 季度, 完成营业性客运量45.3亿人, 同比下降5.4% 高速公路私家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0.3从运输方式看: 铁路客运 量较快增长, 完成客运量7.8 3亿人,同比增长7.3%。公路客运降降幅有所扩大, 完成营业性客运量 35.4亿人,同比下降8. 5%,降幅较去年四季度扩大2.C 0个百分点。 水路客运出现下降,完成客运量0.6亿人, 同比下降2.2%民航客 客运保持快速增长,完成客运量1.5亿人,同比增长1.6% (道路客运量是铁路的4.5倍 ,是水运的59倍,是民航客运的23.6倍。)

       从以上统计看出, 虽然道路客运多年持续下滑,它的运量依然成倍数地高于其他运输方式。但是道路客运体量非常大,从业主体比较多,以上总运量平均到各个企业,就是一个不小的下降了。所以改革创新道路客运发展方式,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探索适应道路客运企业发展的新路子,提升道路客运市场竞争力,是我们江南出行发展移动网络客运站的重点工作。

       城际网约车企业的转型升级,没有固定标准的模式,江南出行因地制宜,扬长避短,城乡运营为基础,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为努力方向,不断调整创新企业的经营结构和发展模式,来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。

       长期以来,道路客运企业受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束缚,再加上行业长期错位发展,挤占了其他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,同时依赖政府的政策性保护,形成了固化经营模式和粗放的发展方式。当深化改革的大潮涌来时,这些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就经不起冲击了。

       面对道路客运快速下滑的局面,交通运输部和国 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《关于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城际网约车型升级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》 《关于促进交通运输 与旅游融合 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等多项政策性文件。从顶层设计的角度,对道路客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与其他产业、其他运输方式融合发展,做出了方向性政策性引导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江南出行改变传统网约车经营思路,以城际网约出行为主营业务,满足城乡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。打造智能化城际网约移运客运站。

       未来,江南出行将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,加快推进城乡深度发展业务。江南出行构建区域性城际出行定制平台,为游客、景区、酒店、餐饮等旅游参与方提供键式定制、一站式服务”多样化交通服务产品及关联服务产品,构筑城与城、城与乡、乡与村的大交通融合发展模式。

       目前,包括城际公交、班车、网约车构成的现有交通运输网络中,确实了“县城-县城”、“乡村-乡村”、“乡村-县城”的市场环节。乡村最后一公里的填补,主要依赖家用汽车、非法营运车辆,及少量网约车。

       总体来看,客运市场“最后一公里”现有的模式是呆板的、单一的、僵化的。伴随着出行需求、出行品类的增加,客运市场最后一公里的运营能力出现了显著的滑坡,亟需新的客运主体加入。

       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,在全国范围搭建运营网络,补足市场不足,关注碎片化、非线性、不规律的城乡出行需求,做移动网络客运站,更符合市场需求。


赣公网安备36010302000367号 赣ICP备17017580号-2